安全预评价

当前位置:

首页 > 主要业绩 > 安全预评价

赣州腾远钴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年产2万吨钴、1万吨镍金属量系列产品异地智能化技术改造升级及原辅材料配套生产项目(包括一期、二期工程]”)

发布时间:2020-04-25

安全评价单位名称

赣州腾远钴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项目名称:

年产2万吨钴、1万吨镍金属量系列产品异地智能化技术改造升级及原辅材料配套生产项目(包括一期、二期工程]”)安全预评价报告

 :

赣州腾远钴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于2015年完成增资扩股,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入股腾远钴业,成立了赣州腾远钴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属混合所有制企业,是一家集科研、生产、贸易于一体的现代化股份制企业,主要从事钴、铜矿产品的冶炼与销售。产品广泛应用于二次充电电池、航空航天、电机电气、机械、陶瓷、通讯、化工等行业。

公司地处江西赣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内,总投资1.5亿元,占地140亩,拥有独立的进出口权。公司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产工艺为基础,以先进的生产设备和雄厚的技术力量为依托,以科学的生产管理和严格品质控制为保证,主要生产氯化钴、硫酸钴、电池级四氧化三钴等钴盐系列产品,规模达到6500t/a钴金属量,副产3175t/a电积铜,加气砌块150000m3/a,500t/a粗制碳酸锂。其中氯化钴、硫酸钴为危险化学品,2018经原江西省安监局审核批准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2019年5月经原赣州市安全生产协会组织专家评审,原赣州市安监局审核批准取得三级安全标准化证书。

(1)钴的湿法冶炼中间品处理线:包括预处理、浸出、萃铜、电铜、P204萃取、P507萃钴、深度净化、蒸发结晶、沉钴、煅烧等工序。

(2)三元电池废料处理线:包括预处理、浸出、萃铜、电铜、P204萃取、P507萃钴、P507萃镍、P507萃锰、P204萃锂、碳酸钠沉锂、氢化、干燥、深度净化、除油、蒸发结晶、沉钴、煅烧等工序。

(3)采用硫磺为原料生产98%硫酸及其余热发电。一期先采用硫磺焚烧法制气态二氧化硫年产3000t。二期与硫酸生产装置时,将气态二氧化硫装置报废或停用,采用柠檬酸钠法生产液体二氧化硫:年产6602t。

(4)三元前驱体生产线:以自产或外购的硫酸镍、硫酸钴和硫酸锰溶液为原料生产三元前驱体,包括配置、合成、固液分离、洗涤、干燥等工序。

⑸辅助生产系统,如液氨配制氨水,废水处理中心、动力、给排水、纯水、自控及总图运输等

本项目建设分为期,其中一、二建设的内容有:

主要生产储存区:

原料系统:一期的各原料仓库设在浸出车间1#、浸出车间2#、浸出车间3#固体硫磺进厂后,采用快速熔硫槽熔硫后输送至地下硫磺罐作为中转槽,液硫输送焚烧炉期调整一个3kt/a硫磺制气态二氧化硫项目增设氨水回收与液氨配氨水(15%21%二期硫磺制酸固体硫磺进厂后,采用快速熔硫槽熔硫后输送至硫磺罐内储存硫酸设备除汽轮发电机组、一个中控室和配电室为室内布置外,其他为露天布置。

浸出系统:1#浸出车间、2#浸出车间、3#浸出车间;

萃取系统:1#萃取车间、2#萃取车间、3#萃取车间、4#萃取车间、5#萃取车间、6#萃取车间;

④电积系统:铜电积车间、钴电积车间;

⑤蒸发结晶系统:成品预处理车间、成品车间

⑥综合回收系统:1#综合回收车间;

⑦三元前驱体制备系统:三元前驱体生产车间1#6#、三元前驱体废水综合利用车间1#2#

⑧硫磺制酸系统:硫磺仓库、熔硫厂房热液态硫磺、干吸及转化、硫酸综合楼

⑨辅料库区:硫酸库(硫酸配酸区、浓硫酸储存区、稀硫酸储存区、装酸区、制备液体二氧化硫车间、液体二氧化硫期调整一个3kt/a硫磺制气态二氧化硫项目增设氨水回收与液氨配氨水(15%增加21%盐酸库(盐酸配酸区、浓盐酸储存区、稀盐酸储存区)、液碱库、氨水配制及氨水、石灰乳制备车间、石膏库、石灰乳制备车间;

⑩公辅区:成品库、硫酸装酸区配电室、机加车间、35kV总降、10kV开关房、脱油除重废水预处理车间、纯水站(空压站、除盐水站)、废水处理车间、废水处理车间水泵房、消防水池、事故水池、初期雨水处理站、初期雨水收集池兼消防废水池等。

综合回收产品库、供制酸用纯水站(空压站、除盐水站、液氮气化站)、余热发电、硫酸及余热发电循环水、10kV开关房、初期雨水收集池兼消防废水池及门卫四等。

厂前区设施:办公楼、质检中心、综合楼及门卫一、二、三等

安全评价项目组长:

李永辉

技术负责人:

夏长喜

过程控制负责人:

王海波

评价报告编制人:

李永辉

报告审核人:

林大建

参与评价工作的安全评价师:

陈  浩

注册安全工程师:

刘志强、李永辉

技术专家:

刘志强,化工工艺工程师

到现场开展安全评价工作的人员名单:

刘志强

时间和主要任务:

完成时间:2020425日;

主要任务:安全预评价报告;

评价报告:

一、评价对象及范围:

赣州腾远钴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年产2万吨钴、1万吨镍金属量系列产品异地智能化技术改造升级及原辅材料配套生产项目,评价范围主要包括周边环境、总平面布置、生产设备设施、公用及辅助工程,消防安全设施、安全条件。本项目分三期建设,本评价为一期和二期:即处理钴精矿、钴中间品、钴锰料、镍中间品、电池废料五种不同的原料,主要湿法冶金工艺过程包括浸出三个车间,萃取六个车间,钴和铜电积车间,石灰乳制备车间,废水预处理车间,成品库1#,成品车间、成品预处理车间、燃气锅炉房,综合回收车间、石膏库、氯化铵,废水处理车间。三元前驱体制备六个车间、成品库2#,三元前驱体制备废水综合利用二个车间等;硫磺制酸生产工业硫酸;综合楼。三期钴粉和超级合金因未形成具体方案,不在本评价范围内

二、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位于江西赣州赣县区茅店镇中国稀金谷核心园区,厂区分为东边地块和西边地块两处用地,东边地块主要为一期、二期中的硫酸等生产建设用地(包括不在本评价范围内的超级合金生产用地),西边地块则为二期三元前驱体制备建设用地(包括不在本评价的钴粉生产用地)。厂区东边地块东邻绕城高速,西倚稀金三路,南临稀金大道,北临稀金四路。项目选址地东面北段距赣州绕城高速用地范围线48.0m,东面南段距赣州绕城高速用地范围线57.0m,其间为园区规划道路;南面、西面、北面隔园区道路周边地块均为工业园其他企业用地。废水排放途径没有居民区、没有地下水饮用水源取水口。

项目用地范围内设计布置生产、储存设施距高速公路赣县东枢纽大于4000m。项目选址距西面最近村庄大于1000m,北面距离最近的村庄超过1000m,与周边规划工业企业用地边界距离大于50m,距北面京九铁路线路、323国道均大于800m,距东面绕城高速公路用地范围线48m,距南面村庄大于500m。

本项目用地呈不规则多边形,总用地面积656.39亩,其中东面一期工程用地合约429.36亩,西侧二期工程用地合约227.03亩,总建筑占地面积一期为78008㎡,二期为36985㎡。结合地形利用道路进行厂区场地功能合理分区。

基地分为东边地块和西边地块两处用地,东边地块主要为一期建设用地搬迁项目、二期硫酸生产、三期超级合金,西边地块则为二期三元前驱体制备、三期钴粉生产建设用地。基地东邻绕城高速,二期与三期之间为稀金三路,南北分别被稀金大道和稀金四路。

在基地东边地块北侧的稀金四路,至西向东分别在硫酸与机加工车间之间设次出入口,主要用于硫酸、机加工、萃取车间4#等附近的人员疏散;萃取2#车间与浸出车间1#设次出入口,主要是钴矿原料出入口;在浸出车间1#与钴电积车间之间设次出入口,主要为各液体材料运输通道。由原料入口的南北向厂区主干路进入厂区,这条主干路的东侧由北向南依次布局着钴铜电积系统、盐酸罐、1#萃取车间、硫酸罐、硫酸装酸区、废水预处理车间,石灰乳制备车间、氨水配制区和氨水罐、石膏库及综合回收车间(含氯化铵库),二期的石膏库。

该主干路以西侧自西往东,共四列布置,自西往顺序,从北向南第一列超级合金1#(二期)、硫磺制酸系统(二期)、超级合金2#(二期)、研发中心(二期)、停车区、事故应急池和初雨水收集池;第二列机加工车间、萃取车间5#、萃取车间6#、食堂办公楼和质检中心、厂前区;第三列萃取车间2#、萃取车间3#、萃取车间4#、燃气锅炉、成品预处理车间(成品车间)、成品库1#;第四列浸出车间1#、浸出车间2#、浸出车间3#、(平行一排变电所、半地下消防水池、硫磺焚烧制二氧化硫区、废水处理车间、成品库2#(二期)。

二期(三元前驱体项目)和三期工程设在西块,因该地呈北高南低,之间约有10~11m落差,之间拟设堡坎或档土墙。根据产品生产工艺,拟定为三元前驱体和钴粉两个生产区,三元前驱体布置在北面较高处,共八个生产性建筑,呈两排布置,从北往南布置六个三元前驱体生产车间,二个三元前驱体废水综合利用车间。钴粉生产区共四个生产性建筑,也是两排布置。公司设的研发中心靠最西南角。消防水池和消防泵拟设在研发中心北面堡坎或档土墙下。

在基地稀金四路上开设一期、二期、三期原料入口三个,该入口进入厂区一期二期三期搬迁项目、超级合金、三元前驱体制备系统:由北向南依次布置制备、合成、包装及综合回收车间,并布置二期三期配套公辅设施;在该地块的西侧即吉洋北大道上开厂区成品出口,在二期用地西侧的稀金三路与三元前驱体、钴粉生产建设用地成两块布置。

这样布局不仅集约用地,上一工序与下一工序的对接也更为紧密。

厂区道路采用公路型道路,路面为水泥混凝土路面,由于厂区内车流量不大,主要道路均采用双车道设计,各栋建筑物的间距为12-15m,路基宽度10m,路面宽度7m,道路内侧转弯半径9m

 

两期建设,分别处理钴精矿、钴中间品、钴锰料、镍中间品、电池废料五种不同的原料,主要湿法冶金工艺过程包括浸出、萃取、电积、蒸发结晶、综合回收和三元前驱体制等。

1)浸出

(1)钴精矿原料、浸出系统主要工艺过程包括原料球磨和浓密、浸铜和酸浸浓密、钴中间品中和、钴液净化、还原浸钴和多次浓密等工序。

(2)钴锰料原料、浸出系统主要工艺包括磨矿、浸出和化学除杂等工序。

(3)钴中间品由原料库直接运送至地仓,再通过气力输送的方式运送浸出。钴中间品浸出分为氯盐浸出体系和硫酸盐浸出体系。

(4)镍中间品从原料库直接运送至地仓,再通过气力输送的方式运送到中间品浸出槽,并向浸出槽加入水和硫酸进行浸出。

(4)已拆分和放电处理后锂电池废料原料库运送至地仓,再通过气力输送的方式运送到重选摇床将电池废料中的石墨与钴镍锰化合物分离,分离得到的石墨打包外售,分离得到的钴镍锰化合物泵入到浸出槽中,同时加入回用水和硫酸,并通入SO2进行连续还原浸出。

2)萃取

萃取系统主要处理来自浸出系统的各种物料浸出液,包括铜萃取、P204萃取、P507萃取和C272萃取等。

3)电积

电积系统包括钴电积和铜电积两方面内容:

(1)钴电积是将萃取工序送来的氯化钴溶液进入调酸槽,用盐酸调酸使酸度调整到HCl4~6g/L,进入电积液循环槽,再输送至高位槽进入电积槽。电积钴其阳极为钛涂钌阳极,阴极为钛板,阴极上析出的钴板剥离后即为成品电积钴。

(2)铜电积是将铜萃取除油后的电富铜液,泵输送至电积前液循环槽,再用循环泵送至电积槽面的供液总管,分流进入各个电积槽,采用铅合金不溶阳极阴极和不锈钢阴极,析出的电积铜由吊车送阴极剥片机组进行洗涤、剥片,打包、称重后即为成品电积铜。

4)蒸发结晶

蒸发结晶系统包括氯化钴蒸发结晶、硫酸钴蒸发结晶和硫酸锰蒸发结晶。将P507萃取线得到的氯化钴、硫酸钴和硫酸锰3种溶液,分别先用泵送至脱油工序,进行深度脱油处理,脱油得到得活性炭渣属危废,外委处理,脱油后成品液送MVR蒸发器加热蒸发,将溶液浓缩,浓缩液流入结晶槽冷却结晶,晶体放至离心机固液分离,烘干后再包装,分别得到氯化钴、硫酸钴和硫酸锰产品。

5)综合回收

综合回收系统主要处理各种物料萃取产生的镍铵尾液(包括P507萃余液和镍皂废水)和电池废料处理产生的含锂尾液。镍铵尾液处理主要工艺流程包括硫化沉淀、铵盐废水硝化、MVR蒸发结晶和换热冷凝。

6)三元前驱体制备

目前三元前驱体主要以连续式沉淀工艺为主,其优点主要有:产品粒径及粒度分布可控,产品物化性能优良。常规产品有NCM333、NCM442、NCM523、NCM622、NCM811等品种。制备镍钴锰三元前驱体工艺流程是:配料--反应合成--洗涤--烘干--除铁--包装

7)三元综合回收

三元前驱体制备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母液废水和洗液废水,采用的处理工艺流程包括硫化沉淀、铵盐废水硝化、MVR蒸发结晶和换热冷凝。经过综合回收处理,得到氨水、元明粉和冷凝水。


 

三、评价结论

1)该拟建项目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项目建设内容基本符合有关的劳动安全卫生标准、规程和技术规范。

2)该拟建项目选址在赣州市赣县茅店新材料产业基地内(也称赣县区稀金产业区),交通运输便利,地理位置适中;气候和地质条件良好,可以满足项目要求;项目用地性质属工业用地,厂址周围环境现状较好,符合县工业区总体规划的要求;厂区四周无居民区和重要建筑物,生产装置距周边距离符合规范要求。厂址与周边企业距离符合规范要求,周边环境对该拟建项目无影响。

3)厂区内外交通顺畅,外部有公路,内部形成环形路网,有利于运输,也有利于消防安全。

4)该拟建项目可研报告中总体布局合理,交通方便,物流顺畅,建筑物功能基本满足生产工艺要求,生产工艺过程中安全技术措施和设施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对危险危害因素能及时的感知和处理,可有效地保证生产的安全。

5)该拟建项目生产工艺成熟,流程合理,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6)该拟建项目二氧化硫、液氨、五氧化二钒、双氧水(27.5%)、氯、260#溶剂油、乙炔、氧气各单元危险化学品的量不构成重大危险源。

7)拟建项目中不涉及国家第一、二、三类监控化学品。

该拟建项目所使用硫酸、盐酸是第三类易制毒化学品。

该拟建项目的中间物氯气、硫酸生产的触媒五氧化二钒为剧毒化学品。

该拟建项目双氧水是易制爆危险化学品。

该拟建项目五氧化二钒、硫酸镍、液氨、氯气为高毒物品。

该拟建项目使用或生产的液氨、乙炔,天然气,二氧化硫,三氧化硫,氯气属于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

该拟建项目不涉及重点监控的危险化工工艺。

8)采用预先危险性分析分析评价,该拟建项目火灾、爆炸因素引起的后果非常严重,其危险等级为“Ⅳ级”;电缆火灾事故、锅炉爆炸(包括汽轮机发电)、中毒窒息、灼烫、触电危险等级次之,其危险等级为“Ⅲ级”;其他单元的危险性、汽轮机其他故障事故、物体打击、车辆伤害、高处坠落、机械伤害等级较一般,其危险等级为“Ⅱ级”。

采用危险度分析法评价结果:通过危险度评价可得出本项目硫酸罐区、盐酸罐区、液碱罐区、液氨、氨水罐区、双氧水罐区、二氧化硫罐区、硫磺罐区、成品仓库的危险度等级为“Ⅱ”级,属中度危险;其他原料仓库危险度等级为“Ⅲ”级,属低度危险。

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评价,该拟建项目的作业条件相对比较安全,其危险分值在70以下,危险程度基本属于可能危险。主要作业场所中危险分值较大的为危险化学品罐区装卸车,火灾爆炸和中毒窒息,危险分值为60,危险程度属于可能危险。项目实施后必须加强安全检查,加强生产工艺的控制,防止易燃、有毒有害物质泄漏。加强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降低生产过程中的危险程度。

采用毒性气体泄漏中毒后果分析,10min内,在液氨和二氧化硫罐区周边近94m和34.13m的范围内,可致死,吸入在30~60min时间,要在液氨和二氧化硫罐区周边140.42m和109.82m以外才是安全地带。建设项目在液氨钢罐140m范围内除了建设单位和相邻工业企业外没有居民区、商业、车站、医院、公共活动场所,重要的公用设施,所以选址是合理的,外部安全距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绕城高速公路与液氨储罐的距离超过102.4m,由于在高速公路上正常行驶速度一般为100km/h,其在中毒区域内的时间不超过10s,即使液氨储罐发生爆炸或泄漏,对于高速公路上的汽车上人员风险应是可接受的。

9)在安全管理方面,该拟建项目可研报告中考虑了组织机构和人员定员等内容,可初步满足现阶段要求,但还需进一步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并落实到实处。

项目应重点防范的危险有害因素

火灾爆炸、中毒窒息、灼烫、高温。

应重点关注的安全对策措施

1)密闭化、机械化;生产工艺、装备配套的安全装置;

2)过程参数检测、监控、连锁与自动控制;

3)防泄漏安全装置与设施,通风、防火防爆、防雷电与应急装备、应急处置措施。

4)硫酸生产涉及二氧化硫气体、三氧化硫,钴电积生产涉及到氯气,氨水配制使用氨,这些物质均为有毒气体,泄漏后易扩散,特别是下风向的扩散距离可能很远。应确保系统密闭,或微负压操作,其吸收系统、监测监控系统、安全操作系统应确保二级用电负荷,备用电源应有自动切换功能。

安全评价综合结论

该拟建项目的选址、周边环境、自然环境能满足建设安全条件;项目选择的工艺过程及设备设施的安全可靠性能达到国家法规、标准规定要求;可行性研究报告中针对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从总体布置、建筑结构设计、道路交通、生产技术工艺、管理措施等各方面采取了相应的技术措施,并设计有相应的危险危害防范措施和安全保护设施,使项目的初始性安全有了基本保证。

项目在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和建设施工、安装调试生产运行中如能严格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有关标准、规范,认真落实可行性报告提出的安全措施,并合理采用本报告书中补充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真正做到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的“三同时”,拟建项目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可控,其危险有害程度通过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能达到可以接受的程度。

提交时间:

2020425

现场影像资料

江西赣安安全生产科学技术咨询服务中心 版权所有 电话:0791-87379386 0791-87379377 传真:0791-87379377 赣安QQ群:62630376

赣ICP备11006889号-1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世贸路872号金涛大厦A座16楼 技术支持:易动力网络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