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建立技术和管理标准 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发布时间:2016-04-07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这条红线如何来保障,那就必须有底线。 底线是什么?
江西省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黄同林认为,那就是标准、规范,这些就是企业必须遵循的最低要求,否则就有可能酿成事故或造成人员伤亡。随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深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是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的必要手段,事中事后如何监管,依据是什么,那也是必须依据标准,不能监管人员自己说了算,必须要按标准规定的内容进行监管,做到有理有据。因此,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体系的建立,是提高企业本质安全的必要途径,也是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有力保障。
3月23日,全国安全生产法规标准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兆前强调,把安全生产法规和标准建设作为一项全局性、战略性、基础性的工作,摆到重要位置上来。
事实上,我省在安全标准化建设上,一直走在全国前列。2013年6月9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了《钨矿山地下开采安全生产规范》,该规范系由我省制定的,是我国第一个钨矿山地下开采安全生产方面的国家标准,填补了国内空白。《烟花爆竹 烟火药危险性分类定级方法》是安全生产的行业标准。另外,我省的12个地方标准,也已经陆续实施。
从本期开始,《江西安全生产》专刊,将关注我省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上所取得的成就。
钨矿事故频发 标准化建设亟待解决
钨是稀有金属,也是重要的战略物资。但是经过近百年的开采,浅部易采钨矿床所剩不多,面临的将是大量贫、细、杂的黑白钨混合矿床以及深部钨矿床,开采过程中极易发生安全事故。
2008年11月20日晚,赣州市龙南县一钨矿发生一起事故,正在井下作业面工作的4名矿工被困。初步认定,该开采作业区由于结构疏松、岩石破碎等作用,致使下部已采空的采场坍塌,导致本中段沿脉巷道堵塞。
从2003年至2010年,类似的事故在江西时有发生。据省安监局的数据显示,这期间,赣南钨矿山在地下开采生产作业过程中发生死亡事故共89起,共造成96人死亡,平均每年发生12.7起死亡事故,平均每年死亡14人,安全形势严峻。
来自江西稀有金属钨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江西钨业集团有限公司、崇义章源钨业有限公司等大型钨业集团公司的安全生产事故分析报告显示,造成死亡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不安全的物质状况、管理监督上的缺失等,但最根本的原因是企业在安全责任体系、队伍建设、生产设备设施、作业管理、隐患排查和治理、危险源辨识与风险控制、职业健康、应急救援、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等方面未能实现标准化。
因此,如何能安全高效开采出钨资源已成当务之急。而当时国内外尚无针对钨矿山地下开采安全生产的相关标准,因此,制定符合我国国情和中国政府安全生产目标的钨矿山地下开采安全生产规范的技术要求和标准,则提上了议事日程。
2009年,赣州有色冶金研究所联合江西省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向国家标准管理委员会提出制定国家标准《钨矿山地下开采安全生产规范》申请获得批复,项目完成年限为2011年。
结合实际 制订针对性标准
标准的制订,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和问题。
矿山作业是一个高危行业,特别是地下钨矿山,涉及到地质、采矿、通风、运输、安全、机械和电气、爆破、环境保护及企业管理等多方面内容,劳动强度大,作业条件差,不安全因素多,工作场所及工作本身都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尤其是江西稀有金属钨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江西钨业集团有限公司下属的矿山均为开采上百年的老矿山,开采相对条件较差,井下作业面空间狭窄,井下矿尘、火灾、水灾、顶板事故、井下爆破、机电设备等都直接威胁矿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如何能有效针对钨矿山地下开采过程中极其复杂环境下实现安全标准化、规范化是本标准制定的难点。
如何突破并找出钨矿山安全生产事故存在的共性问题,也成了科研人员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当时,我们为了找出一些共性问题,深入一些钨矿山企业了解情况。”江西省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海港介绍说,2010年,他们在国内一家民营钨矿企业调研时就发现,工人素质比较差,执行力度差,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在国家标准的制订过程中,他们就提出要多次对一线的工人进行教育和培训,实行目标管理,对于没按操作规程处理的工人,要进行处罚等。
类似的问题,标准编制小组成员通过前往赣南钨矿山一线跟班作业,并多次与江西下垄钨业有限公司、漂塘钨业有限公司等矿山管理人员及一线作业人员召开座谈会,从矿山企业地下开采生产实际出发,找出钨矿山安全生产事故存在的共性问题,提出标准草案。
为了使标准更切合实际,赣州有色冶金研究所与江西省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中心认真研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 16423-2006)等文件的基础上,标准编制小组成员向江西钨业集团有限公司、江西稀有金属钨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湖南柿竹园有色金属有限公司等国内主要钨矿山生产企业发出调研函,通过技术查询、现场调查等方式了解国内钨矿山企业实际生产安全状况、安全规定及应用发展趋势,以与时俱进、切合实际、合理利用资源、促进科技进步、促进安全生产、满足市场需要、获取最大社会综合效益为基本原则,确保符合我国钨矿山地下开采生产实际,充分反映了当前国内矿山各生产企业的技术水平,促进安全生产,宜于企业应用。
形成初稿后,标准编制小组又向国内48家主要钨矿山生产企业、科研机构、行业主管部门发出征求意见函,收到意见和建议51条,根据这些意见进行修改后在中国有色金属标准质量网上公开征求意见。最终形成了国家标准《钨矿山地下开采安全生产规范》。
有章可循 有效遏制安全事故发生
“该标准为我国第一个钨矿山地下开采安全生产方面的国家标准,填补了国内空白。”李海港说,而之前尚无国际、国内通行的钨矿山地下开采安全生产标准,我国长期以来都是钨资源生产大国,因此,我国制定的钨矿山地下开采安全生产标准就是国际通行的标准。
李海港进一步解释称,本标准充分考虑了我国钨矿山企业生产体系和工艺技术水平状况及应用企业的要求,其发布实施后为钨矿山制定或修订出了安全生产的组织管理、目标管理、教育与培训、设计、施工、生产、应急管理、安全报告与统计分析等过程中的规章制度提供了标准依据,规范了钨矿山企业的安全生产,实现了矿山安全生产全过程的规范化、标准化,提高了企业职工的安全素质,有效遏制重大、特大事故,达到了强化源头管理的目的,为保护宝贵的战略性资源起重要作用。
江西下垄钨业有限公司,便是标准化建设发展的样板。据悉,该公司通过应用该标准,实现了矿山安全生产的规范化、标准化,连续十多年未发生安全生产事故。
事实上,该标准于2013年6月9日发布、2014年2月1日起实施以来,已经在我国钨矿山地下开采企业实际应用两年以上,得到了江西下垄钨业有限公司、江西漂塘钨业有限公司、江西大吉山钨业有限公司、江西铁山垅钨业有限公司、江西画眉坳钨业有限公司、江西浒坑钨业有限公司、江西省修水香炉山钨业有限责任公司等省内主要钨矿山生产企业的普遍认可。
数据显示,江西漂塘钨业有限公司,标准应用两年来,共消除安全隐患50余起,节约费用300余万元:江西省修水香炉山钨业有限责任公司标准应用两年来,共消除安全隐患43起,节约费用500多万元。
而据省安监局统计,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江西省钨矿山企业发生死亡事故为6起,6人死亡。与标准发布实施前相比,无论是事故起数还是死亡人数均出现大幅下降,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显著的社会效益。而且,据调查,发生死亡事故的钨矿山均没有按照本标准所规定的相关内容制定相应的安全生产规程。
上一篇:
江西强化涉氨制冷企业安全监管下一篇:
省安监局出台新闻发布和新闻发言人制度